澎湖,強風少雨,生活條件不佳,先民認為在住宅、通衢要道、山頂、海邊,豎立著『石敢當』,可以鎮妖、避邪、拘邪、拍穢、止風、止煞,因此在自家壁上、屋角及村落四周、路沖地帶、荒郊野外,海邊港口安放了『石敢當』,以求平安。石敢當的信仰,可是祖先與天抗爭、克服惡劣環境的一種精神防衛系統。
澎湖的石敢當依造型而言,大玫可分三種
以馬公的風櫃里及西嶼地區的赤馬村最多。
望安地區的花嶼島則家家戶戶都有小型石敢當。
白沙鄉後寮村威靈宮旁的『魑魅魍魎』碑,是全台這類石敢當中最大者。
二、器物式:如吉貝嶼上海口,造型特殊,如佛教器物的「木魚」及「石磬」。
三、石塔式:石頭堆疊而成,為澎湖獨有。
馬公鎖港里的石塔為最高。
而七美島上以葫蘆寶塔、鳳凰寶塔及青龍寶塔為最多。
花嶼石敢當的數量,為全澎湖各村里之冠,全島石敢當數量為一百零九座,早期數量更多,幾乎每家都設有,甚至一家有三座之多,算是島上建築的一項特色。
澎湖有六百多座石敢當,是澎湖居民與生活環境對抗的歷史紀錄,也呈現出澎湖石敢當信仰的獨特風格與鄉土特色。
輕鬆一下,一個說石敢當的傳說!
說是古時候泰山上經常鬧妖怪,上山的人沒有一個活著回來的。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把妖怪說得越來越厲害,弄的大家個個都心生恐懼,不敢上山去。
有一天,一個叫石敢當的年輕人說,不就是幾個妖怪嘛,怕什麼,看我上去住一夜試試。正所謂看熱鬧的不嫌事兒大,大家聽了之後都慫恿他去,而石敢當也真是膽大,當天真的就上去了。到了半夜,妖怪們聞到人的味道就都跑了過來。但這次他們可是遇到了個厲害的角色,石敢當一下子,就把他們全都撂倒了,個個被揍得半死,跪地求饒,石敢當才放了他們。後來,泰山之下的百姓發現只要把刻有石敢當的石牌立在街頭巷尾和家門口,妖怪看見石敢當的名字,當場就能嚇的尿褲子。於是乎石敢當也就成了驅鬼辟邪的利器,逐漸傳到全國各地。
大致節構相近的傳說二
“石敢當”原是後晉泰山石家林人,姓石名敢,為一家境貧寒的樵夫,終日與扁擔砍刀為伴,靠砍柴換米糊口度日。同時他生就一副硬骨頭,加上身手不凡———上山沒有爬不上的崖,跨不過的溝,涉不了的澗。捕捉飛禽走獸更是行家裏手,只要他舉起石頭,說打耳朵不打眼睛,說打翅膀不打嘴巴。其高超技藝不但解決了生計,且因其“抑強扶弱”的壯舉威震四方。
有一次,石敢碰見一夥無賴在大庭廣眾下調戲婦女,氣憤不過的他掄起扁擔,三下五除二一陣橫掃,打得無賴紛紛跪地求饒。之後,他常為百姓打抱不平,除暴安民,甚至連官府都管不了的無賴,他都能一一將其制服。
從此,凡有人遇上壞蛋,只要喊一聲:“石敢來了!”歹人便聞風喪膽,奪路而逃。石敢的威名就這樣在泰山遠近傳開了。人們敬佩他武藝高強,敢做敢當,就尊稱其為“石敢當”。“石敢當”不但敢與陽世的無賴作對,而且還有降服陰間妖魔的本領。他曾幫助一被妖魔纏身的員外千金制服魔怪,且謝絕了員外高額的賞金以及將女兒以身相許的承諾。
此事經人們交口相傳,不久各地前來求援的人絡繹不絕。應接不暇的石敢當靈機一動,就請石匠在石板上刻寫“泰山石敢當”字樣,然後把它交給求援的人。一開始,人們不相信那石頭能避邪,可此法果然奏效,豎在門邊的石碑果然令妖精不敢再進前一步。在門前安放“石敢當”碑石的做法也因此在民間流傳開來,成為一種習俗而沿襲至今。
複製 石敢當3.jpg (4290 個位元組)內垵的『塔公』
0 意見 :
張貼留言